最後的古寧頭戰場線在金城車站集合,第一個景點就是車站二樓的民防坑道,詳細資料:
金城車站(起站)→體育館→西門里公所→金城民防坑道出口→金城衛生所→救國團→光前廟→和平紀念園區→慈湖三角堡、觀景台→金城車站(迄站)
*下車導覽站點:和平紀念園區、慈湖三角堡、觀景台
民國57年,蔣公指示強化金門民防組訓工作。因此,開始建構以各村落之既有碉堡、防空洞為基礎,增建地下坑道,連接貫通,以達到「保存戰力於地下,發揚火力於地上」之戰術目標。「金城坑道」於民國68年6月竣工,歷時一年多,工程內容包括坑道2559.2公尺(主坑道817.9公尺、支坑道750.1公尺、被覆坑道554.5公尺、土質坑道拓寬436.7公尺)、待避處25處、防護鐵門25樘、進出突擊口22處、曲折射擊位置7處、淺水井1口、雙層機槍堡2處、發電機室1處等設施。
走畢全程需時35分鐘,而且不設回頭。
巴士會於城外的出口等待遊客。
需要轉乘電瓶車才到達和平紀念園區。
古寧頭戰史館建於民國73年,為紀念民國38年的古寧頭戰役所建。戰史館座落於當年蔣中正先生指揮作戰的古戰場,四周牆上掛有描繪當年戰況的12幅巨幅油畫,還有戰利品、戰史文件及有功將士的照片,每天並播放當年戰役的紀錄片。
下站到北山播音牆,一路上看到已經收割的高粱田。
北山播音牆與馬山觀測所的馬山播音站,同為金門戰地時期用來喊話打「心理戰」的前線,用國語、閩南語廣播新聞、宣傳、批判、招降等訊息。心理戰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播音設備,因此也是首要攻擊目標,北山播音牆是掩護播音站喇叭的防禦建築,正面是由48組揚聲器組成的方陣,外形像蜂巢,聲音可傳播25公里。
中途導遊帶了大家買下午茶。
下站雙鯉濕地自然中心是個介紹金門候鳥的中心,有點像我們的米埔。
胡璉將軍紀念館主要展示胡璉將軍一生奉獻軍旅,從抗日戰爭到國共戰役,為國為民的事蹟,尤其胡璉將軍在金門擔任兩任的司令官,期間從軍政到民政、從基礎公共建設、民生物資供應,到教育文化的推展,均有劃時代的貢獻。
金門當時有四缺:缺水、缺糧、缺路、缺樹,在胡璉將軍的治理下,逐漸變成四足。鼓勵農民種高粱換大米,解決缺糧問題,燃燒高粱稈,並設酒廠利用高粱製酒,一舉三得,飲高粱酒、吃大米飯、燃高粱稈。
慈湖三角堡也只不過是個向海碉堡。
‘
5時許回到民宿小休一會,搭乘1820的#3巴士再次到莒光樓,因為晚上半點會有燈光秀,而整點則有圖案投射秀呢。
晚上的莒光樓比早上的更加漂亮。
夜景
燈光秀
民宿幫忙在記德海鮮餐廳訂了7點半,看完7點燈光秀後,慢慢走到餐廳大約15分鐘步程,時間剛剛好。
點了一些香港較少吃到的海鮮,除了慈湖白蝦外,估到其他是甚麼嗎?上面有提示……
由於第一晚的六合太難忘,所以留了肚無點肉類,打算再到六合試試它的燒烤串燒。3串才100台幣實在是太超值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