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店隔壁就是香港名都,內有另一上海必吃名店小楊生煎。
這裡最具人氣的是大蝦生煎,粒粒肉汁豐富。
外皮煎得非常香脆,配上黑芝麻香氣四溢。
還點了排骨粉絲湯,清清的味道不錯。
吃飽到豫園逛,上海人氣最旺的商城。
天氣這麼凍,少不了吃碗湯圓。
避開排隊的人潮,所以先到今年的人氣新景點Line Cafe。
這裡的氣氛真的令人非常想消費,充滿著歡樂的氣氛。
消費完漫步新天地,這裡日間很寧靜,晚上很多外國人。
往地鐵站的路上開了漂亮的紅葉。
全個旅程最喜歡的一張照片,巧合地所有的人和物都是紅色,從水龍頭到私家車,與及路人。
出發前知道徐家匯教堂外牆在維修中,還是想看看這座上海歷史悠久的教堂,沒想過是整座教堂都被包起來。
中午時段來到只有一站之隔的交通大學站,為的就是這間本幫菜名店老吉士。一早知道總店只有數張餐桌並需要預約,現場去到被告知1小時後再來,並不設登記。
只好把本來午飯後的行程調上前,先到一街之隔的宋慶齡故居參觀,途中經過歐陸建築的武康大樓。
小小的故居可以認識到國母的一生。
1點半回到老吉士,又經一輪擾攘後才正式入座。這裡貴為老牌名店,如果介意服務態度的話,千萬不要來受氣,真的有不休做的感覺。
前菜點了吉士咸雞48人仔。
當然少不了上海第一紅燒肉,78人仔一點都不便宜,但甜而不膩肉質上乘。
辣子雞份量非常多,68人仔很抵食,不過辣度不太夠。
乾煎野生小黃魚香脆鮮嫩。
近年颳起文青風,飯後來到小資區武康庭,這兒是以前的法租界,兩旁的法國梧桐樹點綴了兩旁的街道。
最後一站來到田子坊,一個把舊區改成創意產業區的市集。這裡的遊客非常之多,有點像九份一樣踵接肩摩。
這3天走過的路實在太多,餘下的時間到了人氣急升的桃園眷村吃下午茶。
簡單的一碗甜豆花,為寒冷的冬天帶來滋潤。
回程當然也是搭磁浮列車。
過關後也到貴賓室候機,上海的食物選擇很少,最吸引就是那功能超多的按摩椅。
幸好到登機口時飛機已經到達停機坪,心立即平靜了。
回程的飛機餐不過不失,總好過吃餐肉和腸仔包。
凌晨1點降落,可惜停在最遠的停機坪,最慘是無人駕駛列車停駛了……為了趕通宵巴士NA21出旺角,花了20分鐘跑了足足大半個停機坪。